(1)起模操作要小心 對于原型中有起模斜度(拔模斜度)、凹模和凸起等結(jié)構(gòu)的情況,脫模時只要不超出硅橡膠抗撕裂強度范圍內(nèi)的變形,一般都能順利起模,但起模時要非常小心,避免損壞硅橡膠模具和制作。
(2)原型零件應滿足一定的性能要求 原型要有較好的剛性和一定的強度,以免在制模時變形。并且,原型必須有正確的形狀、精度的尺寸和較高的光潔度。
(3)選擇合理的澆注方式 澆注過程中,如果澆注的方法和澆注位置不當,會使型腔內(nèi)的氣泡裹入型腔內(nèi),使模具在固化后留下缺陷。解決的辦法就是澆注過程中要分批逐漸地澆注,即先在原型表面薄薄地澆注一層,待表層硅橡膠半固化狀態(tài)后,再澆注余下的材料,使硅橡膠和原型能夠充分接觸而事氣泡能比較容易地排出。
(4)模具必須放置平整 澆注硅橡膠模具時應盡量使硅橡膠模具上、下底面平整,避免端面凹凸不平。否則,在利用硅橡膠模澆注零件時,由于模具放置不平,容易引起澆注制件的尺寸變形。
(5)氣泡問題 無論用常壓、加壓或減壓法制造硅橡膠模,模具內(nèi)都可能混有氣泡。氣泡能造成模具的缺陷,在以模具澆注制件時可能有縮孔,有時也可能會有凸出點,影響制件的質(zhì)量,并使橡膠模由于應力幾種而強度降低,造成破損。產(chǎn)生氣泡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如下。
①硅橡膠的黏度較高,攪拌時容易混進不同程度的氣泡。解決的辦法是在真空條件下攪拌,或者適當減少交聯(lián)劑和促進劑的用量,延長固化時間,以便有較長的時間讓氣泡自由逸出;另一個辦法是降低硅橡膠混合料和澆注后的溫度。
②澆注方法和澆注位置不當,解決的辦法是澆注過程中分批逐漸澆注,另外還可以在澆注完畢后放入抽真空裝置中進行負壓排氣。
③硅橡膠的交鏈是脫春反應,如果反應過快,特別是在加溫情況下,醇逸出后會留下許多孔點。在40~60℃不同溫度下固化都有不同情況的小氣孔,溫度越高,孔點越多。在溫度小于25℃時,一般不會發(fā)生這種現(xiàn)象。基于此,硅橡膠的初步固化最好能在25℃左右進行,待基本固化后,再進行高溫后固化。
(6)粘膜問題 產(chǎn)生粘膜的原因有:
①澆入硅橡膠后固化溫度太高或時間過長,就有粘膜的可能。合適的硅橡膠固化工藝是先在25℃溫度下初固化4~8h,然后取出原型,再在120~150℃下固化2~4h,這樣就可以避免粘膜。
②交聯(lián)劑用量過多或攪拌不夠均勻,局部硅橡膠含有多量的酯,也會發(fā)生粘膜。
③硅橡膠在室溫固化后,未經(jīng)加熱處理,此時硅橡膠模強度降低,往往也會造成粘膜現(xiàn)象。
④模具內(nèi)產(chǎn)生小氣泡,特別是在模側(cè)壁處的小麻點和缺口過多,使硅橡膠的力學強度相應降低,也易于發(fā)生粘模。